卢龙县:突出产业支撑 推动产城教融合发展
时间:2020-11-06 16:02:19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卢龙县位于河北东北部,秦皇岛市西部,处于环渤海,环京津两大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县域面积961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人,先后荣获国家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等称号,2016年以来,连续4年进入全省前30强。
卢龙县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引领,以教育为支撑,推动产城教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城市、教育互动互促,持续发展。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明确了“1+4+1”产业定位,全力打造“1+2+N”主导产业集群,即打造一个装配式建筑千亿级,甘薯、医疗康养两个百亿级,以及旅游、高效农业等N个十亿级以上产业集群。
打造支柱产业,助力产城教深度融合
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时机,将装配式建筑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先后赴日本以及国内行业领先企业考察学习先进技术与产业发展经验,在北京、上海、厦门、合肥等地召开招商引资推荐会,成功引入北新建材、北京文景科技等国内行业领先企业落地卢龙;依托传统钢铁、建材制造基础优势,积极引导本地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钢材、PC构件、石英石板、保温装饰一体板等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雏形,逐步建成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获得全国首家“绿色装配式农房产业基地”荣誉称号;2020年3月,卢龙县获评“河北省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县”,目前正积极申办国家级装配式建筑基地工作。
出台产业规划。委托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高标准编制了《卢龙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指明了方向;出台《卢龙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制定《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打造实施方案》《卢龙县2020年度落实装配式建筑目标任务实施方案》等文件,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目标做出部署。成功创建河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县,永祥房屋被评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全县装配式建筑企业达到19家,培育2个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完成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2020年发展总体目标。
加快推广应用。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建设,县域内政府投资公共服务设施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目前已完成游客驿站、城区公厕、警务中心、第五实验小学、法院审判庭等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建设。谋划推进“装配式绿色农房”示范项目,联合有关单位举办了“京东地区装配式绿色宜居农房研讨会”,完成装配式农房试点燕河营镇北寺村进行选址及初步方案的制定。
强化人才培育。为提升产业发展人才储备,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重点开展了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引进北新建材人才在秦皇岛设立研发设计中心,提高产品研发速度,提升产品设计水平;与河北建材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深入合作,成立装配式建筑系培养专业人才;县职教中心结合装配式产业发展需要,增设了建筑工程施工、装配式钳工、车工、机器人等相关专业;赴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参加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的装配式建筑教材编制研讨会,与学院进行了深入沟通,就师资和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人才培养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完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是实现产城教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了产业、城镇发展的需要,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才能使产城教融合实现良性运行。卢龙县从产城教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出发,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构建起产城教融合发展的功能支撑和要素保障,最大限度地优化产城教融合发展环境。
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功能
完善城区道路交通网络,提升交通通行能力。构建“三横七纵加一环”的主路网格局,实施102国道城区段改线、自强路北段道路及排水改造工程、自强路南段道路、龙城路南延等道路工程,打通城市断头路,架起民生“连心桥”。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增强城市生活保障能力。将第二自来水厂、第六污水厂扩容、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居乐业生活环境。
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品质。对城区公厕按照水冲式二类标准进行全面改造,对建成区路灯及雨污管网进行全面普查,严格落实网络化管理,加强养护和巡查,及时排除隐患。完善城区供热管网建设,提升城区集中供热能力。
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将渣土运输、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建筑工地等管理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增设监控系统,消除监控盲点,对城区全面实行实时有效监管,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智慧化。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推进东环新村、永平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小区综合环境进行整治,通过实施管网改造、楼体粉刷、违建拆除,同时进行绿化亮化美化,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
医疗卫生设施。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实施PCR实验室建设,顺利通过相关专家验收和河北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已正式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启动了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谋划卢龙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工程和精神病康养中心建设。
养老托育设施。出台《卢龙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民政事业服务中心项目。
文旅体育设施。改造卢龙老西外环路,建成1.5公里健身步道;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设施,大力弘扬卢龙文化;实施室内冰球场建设,提供群众消遣娱乐多样化。

优化城市教育体系,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为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制定了卢龙教育发展的规划和蓝图,确定了“高中进城、初中进镇、联村办小学、社区办幼儿园”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和调整中小学布局,坚持规模化和标准化办学,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效益最大化。
整合教育资源,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
结合小县大县城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以全面提升县域教育实力为目标,推进教育资源整合。
实施职业教育园区项目建设。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职业教育成果和优势,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规格为目标,实施职业教育园区项目建设。园区内,绿化面积大、美化品位好、硬化标准高,教育教学设施先进,实习实训条件优越,教育教学功能完善,实现了现代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职教园区办学条件位于河北省同类职业学校前列,被正式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优化高中布局,利用职教中心搬迁后的校址,组建卢龙县第二高中,实现3所农村高中进城,形成县城“两普一职”的办学格局。以高中进城为契机,调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效益最大化,为卢龙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城教育资源日趋紧张。为解决小学学位紧张和大班额问题,新建可容纳1200个学位的第五小学,对生源重新划片,彻底消除大班额。谋划第六小学,新建一所初中,同时完善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确保教育资源跟上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以示范校建设为主线,以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为突破口,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职教中心紧紧抓住卢龙“打造装配式建筑千亿级产业集群”有利时机,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出发,主动与企业对接,科学设置装配式建筑专业,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达成“订单培养”合作意向,开设装配式钳工、车工、机器人等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和人才支撑。同时,大胆创新,开创吸收优质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建设,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2019年职教中心与蓝领科技公司合作办学成功签约,吸收社会资本建设职教园区,解决了建设资金缺口,激活了职教体制改革。合作办学后,按照分工侧重、协同管理的方式构建产教融合培养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也标志着该县职业教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下一步,卢龙县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工作措施、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持续推进县城建设,奋力谱写“沿海强县、美丽卢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一篇:建设科技强国 中国这样做
最新信息
- 2025-04-18习近平会见柬埔寨太后莫尼列
- 2025-04-17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
- 2025-04-16王沪宁会见印尼人民协商会议副主席艾迪
- 2025-04-15习近平会见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
- 2025-04-11一季度全省市政投资形势分析座谈会在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