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三高”标准培育示范街区
时间:2020-11-05 16:25:26 作者:佚名 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双百双千”示范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培育街容示范管理路、重点管理区域,发挥辐射效应,引导沿街经营户自律自治,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改善城市整体环境面貌。
高起点谋划,提升治理成效。按照现代化城市治理的思路,从智治、精治、自治的角度,科学谋划,提前部署,将创建与市容补短行动、文明行为促进、地摊经济等其他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互为推动,提高整体治理效果。如在城市管理中引入区块链思维,在南苑路、水月亭路按照1+4+N的框架体系(即一个平台、四方力量、多种服务),创新实施沿街商户二维码信息化综合治理,试点推进“文明指数码”信息化管理模式,将沿街店铺全流程服务手册纳入二维码信息系统,打造升级版普惠型“门前三包”,探索智能化治理。
高标准推进,增强规范指导。从顶层设计着手,梳理目前在城市管理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出台城市管理工作要点、考核办法,制定市镇两级管理标准,完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细化各方面管理标准。制定商铺管理标准,明确水果店、餐饮店、电动车销售和维修行业经营者“七个不得”;规定餐饮业经营三个高标准要求,店外垃圾桶、煤炉、周转箱全部进店;公布全市25个便民疏导区,出台《海宁市市区便民服务点管理规定》,制度化推进便民服务点管理。对市容镇貌实施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环境秩序精细度。
高质量落实,增强示范辐射。以市容补短专项治理行动为抓手,紧扣市容管理难点问题,突出水果店、餐饮店、电动车店、无证夜宵摊四类行业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通过重点培育南苑路等示范街区,增强示范效应,以点带面破解治理难点。如依托餐饮示范街创建,对洛隆路餐饮单位实行整理“分色”“分类”“分时”整治清单,对洛隆路所有餐饮店进行集体改造,安装预处理设施,加强占道越门、噪声、油烟等治理,有力规范了经营行为,并带动了周边沿街店铺经营规范。指导各地科学布点便民疏导区(点),提升改造设施,优化服务引导,严格监督管理,确保放开不放任、便民不堵民,打造独具本地特色的“地摊经济”。
最新信息
- 2025-04-18习近平会见柬埔寨太后莫尼列
- 2025-04-17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
- 2025-04-16王沪宁会见印尼人民协商会议副主席艾迪
- 2025-04-15习近平会见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
- 2025-04-11一季度全省市政投资形势分析座谈会在宁召开